相信每个妈妈都会经历孩子化身“十万个为什么”的阶段,诸如“黄瓜为什么是绿的?西红柿为什么不像胡萝卜一样长长尖尖的?包菜为什么会自己包成圆肚子?”等等问题,哪怕自己问得累,也要把大人问到崩溃!
小朋友懂得提出问题,是思考力启蒙的良好时机。对于大人而言,这些现象通常司空见惯,早已没了去思考原因的心劲儿。
一个懂得思考和分析的人,能够从各个方面客观地了解问题,更好地解决问题。从小孩子时期,在他们问题多到爆炸的年纪,引导他们学会思考,是会受益无穷的事。
具体应该怎么做呢?下面3个小方法经历实践验证效果还不错,分享给大家。
家里小朋友从小开始读绘本,家里的绘本不少,随着他慢慢长大了,绘本内容他已经觉得不新鲜了。
怎么样在旧绘本里读出新花样呢?对他熟悉的内容,我通常会在读完一段后,增加一个提问环节,问题跟这一段内容有关,引导孩子去思考之前被动听到的绘本内容。可以换不同的地方提问,也可以在同样的位置换不同的问题,这样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新鲜体验,不仅能保持他的兴趣,还能培养他思考的习惯。
人在熟悉的环境里,通常会忽视身边的事物。平常多带小朋友去不同的地方走走,经常会有新的惊喜发生。
有一次我们在老房子那边收拾,发现了一个旧热水瓶。这个热水瓶跟平常用的不太一样,它是按压出水的那种。我赶紧叫小朋友过来研究,有意识地引导他。
“这是个看起来像热水瓶一样的东西”
“它应该怎么用呢?”
“它好像没有木塞没办法打开倒水”
“旁边有个小小的按钮,试试看能不能按”
“上面有个有点软的圆圈,是用来扭的还是用来按的呢?”
经过好半天的研究,他不仅了解了每个按钮的用法,加了自来水以后,还成功体验了按压出水的乐趣。玩得开心之余,还涨了见识。
面对小朋友层出不穷的为什么,家长不管知道还是不知道,都应该耐心陪孩子体验寻找答案的过程,而不是给个答案敷衍了事。
面对小朋友的好奇心,我们可以告诉他哪里可能会有他这个问题的答案,不妨带着他一起去图书馆挑相关问题的资料,鼓励识字的小朋友自己寻找答案,不识字的小朋友,也可以读给他听一起寻找答案。或者找相关的科普视频,带着他一边看一边拓展思维。
教会孩子思考是一个授之以渔的过程,引导孩子学会思考是一件比较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事,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,这样孩子未来才加顺利。
投稿时间:2021-04-08 最后更新:2021-04-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