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所谓穷富都抵不过三代,张作霖祖上从河北迁到东北来谋生,这里土地多,人少,凭借勤劳的开荒,到了张作霖祖父这一辈已经算是小地主了,可是到了张作霖父亲这一辈,由于其父不务正业,又好赌,最终欠债被杀害。
张作霖与第五个儿子张学森(左)、第六个儿子张学浚(右)合影。
张作霖于1875年出生,从小就是那种比较强势的性格。有一次上私塾,先生从后面发现一个类似红缨枪的棍子,就问同学这是谁的。张作霖说是他的,而且说因为昨天先生打了别人,如果你打我,我就用这个戳你。先生一听吓得找张作霖母亲说:你这个孩子我不敢教。
后来,张作霖长大了一点,当过兵。不过他觉得当兵没事干,便做起了兽医,主要就是给马贩子的马看病。而在当时东北,很多有马的人,都几乎是在道上混的。就这样,张作霖也结交了不少道上朋友。
后来又遇上闹“义和团”,沙俄趁机想偷袭东北,盛京将军吓得就跑。一时间,东北成了无政府状态,没办法,大家只能自己保护自己。
那时候张作霖已经结婚,妻子是赵春桂,也就是张学良生母。当时岳父家还算富贵,就这样,张作霖在岳父帮助下弄了个20人的地方组织,相当于地方团练一样,保护村庄的。
不过,不是白保护,那是要收取费用的,也就是“保护费”。这样一下子很多地方都有了这样的武装,大家为了抢地盘纷纷火拼。
你还别说,张作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,把自己负责的区域保护得妥妥的,一时间20多个村子纷纷要求张作霖的保护。
也就是这个时间,张作霖结交了一些拜把子兄弟,比如张作相、张景惠等。
后来社会治安慢慢好转后,很多村子也不需要张作霖保护了。张作霖也感觉这样下去也没油水了,就在朋友的引荐下,接受了朝廷的诏安,一度成为帮办,后来又荣升到管带。
张作霖当官后的第一张照片
之所以朝廷这样诏安,也是怕你带着“团练”上山当土匪。又想着“以夷制夷”的办法,让张作霖去打别的土匪。
就这样,张作霖一下子变成吃皇粮的官了。为了有所业绩,张作霖对剿匪是非常上道,而且他之前就干过这一行,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,就这样,张作霖在剿匪上政绩惊人。
徐世昌看张作霖后生可畏啊,剿匪工作干得不错。于是让他去辽宁西北部一带剿匪,那些可是蒙古的叛匪。
这个可不能和东北本地土匪相比了,首先蒙古这里,张作霖人生地不熟阿,再加上这里环境恶劣,还有狼群阿。而“蒙匪”更是凶悍的很,马也骑得好。
那么既然是这样的,硬打肯定是要吃亏的,于是张作霖打算采取和强攻相结合的手段。在一年多的努力下,张作霖终于解决了遗留在东北边疆线上的隐患。
可以说,在张作霖剿匪的过程中,算是张作霖完成了人生积累的第一步,不过这仅只是开始,因为张作霖要走的路还很长。
真正让张作霖翻身一跃的应该就是辛亥革命了,在这次革命中,张作霖充分拿捏得恰到好处。
1911年10月10日,武昌起义爆发,一时间很多省开始纷纷通电脱离清政府。而此时的奉天省的新军们,也开始秘密筹划起来。此时,最有利起义的就是驻扎在奉天城内的第二混成旅。
时任东三省总督的赵尔巽听到风声后,着急的商量对策,甚至是准备随时逃走。
此时,身在洮南的张作霖,通过在奉天的眼线知道了这个信息。他打算立刻赶往奉天支援赵尔巽,张作霖此时已经有7个营的兵力了,他知道,他的机会来了。
快马加鞭赶到奉天后,张作霖立刻见赵尔巽:“因局势紧张,唯恐总督陷于危境,迫不及待,率兵勤王。如总督认为未奉命令,擅自行动,甘愿接受惩处。”
赵尔巽大喜过望,张作霖又说:“请恩师听我部署,只要我张作霖还喘着一口气,我是愿以生命保护恩师,至死不渝。”
赵尔巽非常高兴,当即就让张作霖为中路巡防营统领,张作霖一下子又高升了,可以统领15个营的人马。
1911年11月12日,奉天召开了紧急保安大会,东北各界绅商和革命党都来了。赵尔巽带着张作霖一起走进会场,在这之前,张作霖已经安排好了兵力。
赵尔巽
会议上,革命党都支持脱离清王朝,应该独立。而作为保皇派的赵尔巽始终不同意,一时间场面无法控制。
这时,张作霖看到现场一片喧哗,于是把手枪往桌子上一拍,然后说:“我张某身为军人,只知听命保护大帅。倘有不平,我张某虽好交朋友,但我这支手枪是不交朋友的!”
这就是信号,场外的士兵听到张作霖大喊,马上举枪冲进会场。
任东三省巡阅使时的张作霖
会场才得以平息,最后大家达成一致,东三省成立“奉天国民保安公会”,赵尔巽担任会长,张作霖就任军政部副部长,从此军权在手。后来又极力镇压革命党,被小皇帝溥仪赐封“关外练兵大臣”,赏顶戴花翎。
然而,随着时局的变化,张作霖开始了他的新路线。即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,张作霖就任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。等到袁世凯死后,张作霖已经做到了奉天督军兼省长。
民国刚过几年,一个叫张勋的人非要搞复辟。张勋是辫子军主帅,辛亥革命后,张勋一直对清王朝忠心,就是不剪辫子。他下面的士兵也是如此。
到1917年6月7日,张勋以“十三省军事同盟盟主”身份,带着5000“辫子军”进北京,在7月1日重新拥立溥仪为帝,可是仅仅12天,溥仪又一次宣告退位。
这一闹,可引起了全国的讨论,之前赞同复辟的张作霖,让冯德麟入京协助。此时张作霖见风声不对,面对张勋发来的电报邀约去北京勤王,此时此刻选择按兵不动。
还有,张作霖还让在天津的赵锡嘏,去见段祺瑞,表示:“听候总统吩咐”。段祺瑞高兴地说:“不料张作霖还赞成民国!”
就这样,张作霖成了反对张勋复辟的人,一下子威望也提高了不少,还让对手冯德麟背上黑锅。
这里有一个小故事,听到张作霖赞成张勋复辟,居然有三个革命党人带着炸弹去炸张作霖,搞笑的是,两个革命党人自己被炸死了,还有一个被下逮捕。
张作霖问:“你们为什么要来暗杀我?”
革命党人说:“因为你支持复辟!”
袁世凯称帝后,身着朝服的张作霖
张作霖说:“那这样,我现在放你走。如果到时候我张某人真的支持复辟,你就再来炸我。你看看我是不是支持复辟!”
等到1925年,冯玉祥把溥仪赶出紫禁城,溥仪没办法,只好去了天津,而且还见了张作霖。此时的张作霖的奉系已经达到全胜时期,可以说是大权在握,成了名副其实的“东北王”。
溥仪听说张作霖来了,一时间慌了手脚,不知道怎么说话时,只见张作霖直接跪在溥仪面前,磕了一个响头,并大声说:“皇上好!”
“东北王”张作霖的故事也是够传奇和彪悍的,也实在是一个值得琢磨的人物。从穷困潦倒到响当当的领军人物,确实不简单啊。
资料整理于网络
(未完待续中,更多精彩内容还在更新,请多多支持)
投稿时间:2021-04-06 最后更新:2021-04-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