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接把结论写在标题,安心持仓过节。
理由有三:
第一: 历史经验,春季攻势最强都在春节后
第二:央行流动性依然充裕,社融数据超预期
第三:国际关系缓和,继续全球通胀预期,A股相关板块已提前反馈。
三个逻辑,天时地利人和全有。
既是最强攻势时间,又有稳定内部环境,美国还不怎么搞事情。
这么好的氛围,正是积蓄力量的时候,不要轻易空仓。
目前1月份加2月份发售的新基金,预期节后会建仓的在3000-4000亿。
当然,这其中有不少会南下买港股是必然的。
A股内部博弈,也会在新的热点方向上合力。
目前看,这个热点方向非常清晰。
那就是全球通胀预期带来的机会。
这里再做一个总结,免得前面错过的朋友跟不上节奏。
去年底,我做了一个三大主线的持仓设计。
分别是:新能源车,光伏,军工。
近期的回踩,军工调整最为强烈,今天率先反弹。
而新能源车和光伏的龙头企业,回踩都不深依然在抱团。
三大主线,和下面要说的通胀预期,并不是一个互相竞争的关系。
而是不同的时间,要做不同的事情而已。
散户要做的是选择,也是取舍。
简单的理解,你可以认为应季的水果和日常的饮食之间的区别。
互为补充,而非竞争关系。
了解通胀预期之前,应该先想想你和这些板块是否有缘。
这很重要,无缘的板块,你怎么努力,都赚不到钱。
因为很多人是天生厌恶某些板块,打死也不买。
或八字不合,上上下下几次,从未赚钱。
那么千万不要勉强。
这几个通胀板块分别是:化工,农业,有色(金银铜铝)
这些个股还有一个代名词:周期股。
共同点在哪里呢?
不必研究所谓高深的宏观经济,你只需要知道,他们都有期货品种就行了。有期货交易就是所谓大宗商品即工业/农业的基础原材料,就会因为全球通胀预期涨。
全球货币超发,手里持币都在贬值,所以买啥都行,买啥都涨。
黄金,比特币,房地产,本质上也是类似,只要不持币配实物怎么都行。
周期股的涨跌原因多种多样,
可以是通胀预期带来的被动上涨,
可以是短期市场的供需带来的不平衡比如化工爆炸导致涨价
当然国家政策也会严重影响比如稀土。
具体事件具体分析。
但很明显的是,近期的化工,尤其石化的暴涨是显而易见的。
这其中还包含了复杂的国际原油价格驱动。
所以节后最敏感的板块,其实就是化工。
一旦假期原油突破新高,则春节第一个交易日,化工会成为最靓板块!
尤其四大民营炼化可参考作为核心资产。
而没有原油作为参照物的黄金,农业等,就稍微弱一些。
但也会先后轮动。
当然,本文不是建议大家去买化工,毕竟目前已经很强势。
而是你如果节后踏空了,你需要知道为什么。
节后行情依然会很强,肯定不止化工这一个方向。
假期的消费数据必然有很多亮点。
比如影视,消费(白酒),可能都会刷新一个新的记录。
而机构是可以预期到这些数据的,必然已经潜伏,等待节后高开的获利。
于情于理,节前买都比节后追高要好。
但不建议满仓,因为你需要留一些仓位在非机构预期但假期突然爆发的行业里,寻找短线机会。
说完,思路应该很清晰了。希望可以给大家的选择做一个参考。
预祝大家佳节快乐,身体健康,阖家欢乐!
忙碌了一年,多陪陪家人,毕竟股市不是生活的全部。
也祝愿大家牛年牛股在手,躺赢全年!
新朋友记得关注,节后带你领略牛市的精彩!
投稿时间:2021-02-21 最后更新:2021-02-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