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互联网贷款的快速发展,已经逐渐成为许多人经营和生活消费的“过桥资金”“过渡资金”,甚至有的人还与信用卡套现一同使用,但他们却不知道,这样“利滚利”“以贷还贷”只会让自己的负债越滚越大,最终难以消化。
而这些贷款之所以会压垮我们,是其高利贷的本性所致,而且现在民间借贷新规又做了调整,明确七类机构不再受到LPR利率4倍上限约束。这七类机构分别是: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小额贷款公司、融资担保公司、区域性股权市场、典当行、融资租赁公司、商业保理公司、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。
所以,以前有人宣称的几种贷款不用归还的情况,统统“推翻重来”,比如:
以前我们说,年化借款利率超过“四倍LPR”(15.4%)就是高利贷,如果借款实际利率超过这个水平,超出的部分就不必归还,但是现在不一样了,如果这个贷款是某地方小额贷款公司发放的,那么就不受四倍LPR规定的限制,依然沿用以24%和36%划分的“两线三区”的旧规定,而且温州已经审判过类似的案例,所以大家要记住:就算是我们公认的“高利贷”,也要认清其放款机构,也要及时足额还款。
我们在申请贷款后,偶尔也会由于一时疏忽或者客观原因造成贷款逾期,逾期之后便会产生罚息,系统会自贷款应归还之日起,根据逾期时间先后顺序(按复息、罚息、应收未收利息和逾期本金的顺序),逐期归还逾期贷款本息。具体计算公式为:
那么有人不明白:逾期的罚息如果超过LPR4倍利率要还吗?答案:七类机构中以及持牌机构的贷款罚息需要归还。七类机构就是上述所指的金融组织,持牌机构包括:商业银行、小额贷款公司、消费金融公司等,具体要以监管部门官网披露为准。
而一旦借款人出现逾期,借款人和金融机构所签订的合同上罚息条款就会生效,以银行为例,银行一般会在借款合同载明的利率水平上加收50%到100%的罚息,而且一般都是执行100%的上限。
所以,对于借款人而言,积极还款是根本办法,利息及违约金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处理,法定最高年利率为24%。
一是砍头息。也就是在借款的时候,借款人就要先交上一笔利息,这是国家明令禁止的,根据规定,借款人只需返还实际得到本金的利息。
二是冒名贷款。也就是某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,或者被非法利用所产生的贷款逾期,是不需要归还的。
总而言之,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,就算我们贷款可以不还,但是个人征信系统确实越来越重要,不仅与申请贷款进行关联,以后还将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挂钩,所以,为了我们的个人征信不产生不良记录,或者不被纳入黑名单管理,我们借款人还是要在确保法律支持的情况下,再选择不归还债务。#高利贷界限#
投稿时间:2021-02-21 最后更新:2021-02-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