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所周知,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,全球芯片全面紧张,涨价声四起,从原材料到成品,最终涨价热潮像“多米诺骨牌”一样逐步蔓延。
按照业内人士的预测,这股涨价缺货潮,最早在今年年底,最迟要到明年初才会结束,而受此影响,全球的芯片下游厂商,在2021年都非常难过。
很多人认为,为何会导致涨价,原因在于新冠疫情带来了一整季的封锁,导致半导体行业产能恢复没能跟上市场需求,最终供不应求。
但事实上,疫情其实并不是芯片行业涨价的真正决定性的因素,近日有专家表示,其实溯源后,我们会发现,华为的芯片禁令,起到的作用更大,可能是最直接的因素。
因为针对华为的芯片禁令,导致华为积极备货,再引发了OV、小米以及其它厂商们的备货,以防同样被卡脖子。
然后这种短时间内争抢晶圆产能的行为,打破了半导体产业原有的全球平衡。比如华为给台积电的订单过多,挤压了原本其它厂商,甚至一些汽车厂商的订单。
导致汽车厂商芯片供应不足,而部分汽车芯片供应不足之后,就引发了汽车行业恐怖,厂商们于是争抢芯片,导致缺货更多,于产能更加紧张了,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。
也就是说,最开始其实是“假缺货”,只是大家在积极备货影响了产能,但大量的企业的大量囤货。最终导致这轮超大规模涨价。
在这一波缺货大潮中,不管企业的大家,或多或少受到了伤害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大企业影响较小,小企业影响较大,毕竟大企业的订单会更有保证一些。
但如果能够撑过这一次风波之后,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厂商,一定会成为赢家,你觉得呢?
投稿时间:2021-02-21 最后更新:2021-02-21